4月3日,我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及校级学生干部走进新皂小学,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清明节主题公益教学活动。此次活动旨在让小学生深入了解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,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图1:志愿者合影
一、知识讲解,追溯清明根源
志愿者们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,为同学们讲述了清明节的由来,以介子推的故事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,让他们对节日的起源有了深刻印象。同时,详细介绍了祭祀扫墓、踏青、放风筝等传统习俗,并播放相关视频,增强同学们的直观感受,使其全方位领略清明节丰富的文化内涵。

图2:讲述了清明节的由来
二、青团的来历和吃青团的习俗
在青团相关环节,志愿者代表们为同学们讲解了青团的来历。青团作为清明节的传统美食,历史颇为悠久。传说在古代,人们为了纪念先人,会在寒食节期间不生火做饭,只吃冷食。青团最初便是寒食节的一种食品,它由艾草或其他绿色植物的汁液与糯米粉混合制成,既便于携带,又有独特的清香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青团逐渐成为清明节不可或缺的特色食物。
接着,介绍了吃青团的习俗。在清明节,人们会全家一起制作并食用青团,这不仅是品尝美食,更蕴含着对先人的缅怀以及对家族传承的重视。在一些地区,人们还会带上青团去扫墓,将其作为祭祀供品,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。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,对青团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了全新认识。

图3:讲解青团的由来
三、古诗诵读,感受文化韵味
志愿者代表选取杜牧的《清明》进行讲解。先是富有感情地朗读,让同学们感受古诗韵律。接着逐句解析含义,阐释重点字词,引导同学们理解诗中描绘的画面和诗人情感,体会清明节的特殊氛围。最后,组织同学们反复朗读、背诵,加深对古诗的记忆。

图4:对杜牧的《清明》进行讲解
四、活动成效显著
此次活动不仅让新皂小学的同学们收获了清明节知识,青团的来历和吃青团的习俗,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会将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家人,进一步传播传统文化。

图5:活动结束合影留念